作者: 李若生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7-22 09:30
“李書記,瞅瞅俺家今早拔的蔥!”“這布鞋是俺一針針納的,中不?”近日,在牡丹區安興鎮江莊村,只要那個佩戴黨員徽章、舉著手機的年輕身影一出現,端著簸箕、挎著籃子的鄉親們便圍了上去。今年25歲的村黨支部書記李昂總是笑著回應:“管!咱村的土特產,我來賣!”
2021年大學畢業后,李昂沒有選擇大城市的高薪工作,而是投身西部計劃,服務3年。2024年年底,他回到家鄉,擔任江莊村黨支部書記。
上任后,李昂發現村里雖有特色絲瓜產業和優質農產品,卻因缺乏宣傳和銷售渠道,難以打開市場。他萌生了創建自媒體賬號、免費幫村民帶貨的想法。“我們主推兩款成熟產品:村里的絲瓜絡制品和合作社的黑小麥面粉。”李昂介紹,這兩樣產品易打包、運輸方便,品質也有保障。
深知直播需要有粉絲基礎,李昂與村委商議后,便著手撰寫視頻腳本。一張長桌、一部手機搭起簡陋的直播間。可鏡頭前的李昂卻慌了神,準備好的解說詞卡在喉嚨里。他趕緊拉來村里的致富能手劉淑救場,?又因頻頻使用“非常好”“絕對好用”等詞?被平臺警告。磕磕絆絆賣出120單后,后臺數據潑來冷水:?觀眾流失快,轉化率低。?
商量過后,李昂決定單槍匹馬再闖直播間。他特地跑到城區里請教直播老師。再次開播,李昂嘗試帶貨村里的柴雞蛋。為了確保新鮮,他掐著母雞下蛋時間計算收蛋賬:“今天收200個蛋,直播完明天發貨,這期間母雞還能再下百來個蛋,總共能湊夠10單。”因堅持按集市價定價,他的雞蛋比抖音平臺上普通雞蛋的價格高出不少。
為了讓價格站得住腳,李昂特地拍攝了探訪柴雞蛋的視頻,將農家雞蛋的優良品質從田間直接呈現在屏幕前,并委托在劉淑的網店上賣。幾天后,有一位大娘遞上雞蛋時笑著說:“現在販子五毛一個收我都不賣了,就托你賣!”
大娘的雞蛋雖是個個新鮮,新麻煩卻接踵而至,買家收到的雞蛋總有破損。不懂電商的老人將打包、發貨與售后問題全壓給了李昂和劉淑。單量低導致快遞費沒有折扣,定制包裝還需自掏腰包,加上平臺抽成,?算下來每單要倒貼兩元?。遇上壞雞蛋更頭疼,超過3個,平臺便從劉淑店鋪的押金里扣款。
盡管困難重重,李昂卻覺得值。如今,越來越多的村民踏進村委會:“小李書記,俺家的東西你也給賣賣?”他坦言,雖然搭工夫又貼錢,但因此拉近了與村民的距離:“那種心連心的反饋,是任何物質都換不來的。”
在江莊村扎根170余天,李昂收獲了1.2萬抖音粉絲,也在田間地頭扎下了根。從早晨七點起床到夜里十點歇下,他白天忙村里的事務,晚上休息時構思視頻與直播的內容。
眼下,李昂正籌劃蔬果季的預售直播,琢磨著如何保護甜瓜、脆桃少磕碰,把運費壓到最低。他還打算拉著鄉親們一起裝扮直播間:“六月熱風一吹,咱村的脆桃、甜瓜定要叫全國網友嘗嘗鮮!”
記者 李若生